澳洲首位华裔大律师麦锡祥(图/澳广网)
【澳洲网王羽卿8月31日编译报道】因与白澳政策(White Australia policy)和针对中国工人的种族主义法律奋力抗衡,麦锡祥(William Ah Ket)成为了澳洲第一位中国血统的大律师,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,他的故事却鲜有人知。
澳广网8月30日消息,1904年,麦锡祥突破社会阻碍成为了一名大律师,曾有文章称其为“一位充满活力,聪明的,年轻的中国人”,他也创建了业务熟练的良好声誉。亚澳律师协会(Asian-Australian Lawyers' Association)的创始会长,唐先生(Reynah Tang)描述麦锡祥的故事为“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”。他说道:“你试想一位初在澳洲的华人……想要闯入白人为主导的法律行业,想要创建自己的声誉,获得知名度和尊重,需要花费相当多的付出。”除了上述困难外,麦锡祥还必须应对各种种族主义。麦锡祥的曾孙女曾经讲述过一则家庭故事,一名澳洲白人男子在前往法庭的火车上对这位律师进行了嘲笑:“(澳洲白人男子)问他中国人怎么会喜欢喝茶,那是十分糟糕的东西。”抵达法庭后,麦锡祥才发现这名白人男子是对方律师,之后麦锡祥赢了官司,检视材料的时候,他带着中国口音向对方说道:“你怎么会喜欢我的盘问呢?”
麦锡祥于1876年在维州东北部的Wangaratta出生,他家中共有8个孩子。其父于19世纪50年代抵达澳洲,正值淘金热时期,其母则于19世纪60年代抵达澳洲。当时,麦锡祥的母亲仍缠足且不会说英语,麦锡祥5岁时,她被送入Beechworth Lunatic Asylum并被诊断有狂躁症,并一直在那里直到1896年去世。历史学家表示,麦锡祥的父亲鼓励儿子学习法律来帮助华人社区,而19世纪末,华人社区正面临歧视性法律。
1908年,麦锡祥参与了一项成功挑战移民限制的法案,这也就是广为人知的白澳政策。尽管白澳政策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废除,但是唐先生表示,在当时政治上试图限制中国移民前往澳洲的时候,这是一个重要的案例。唐先生表示,尽管麦锡祥有才干,却仍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歧视,这也是为何他的故事如此重要。
编辑:金宇澄